封闭!往日繁华的大连湾因为这场疫情而变成了一座“静港”!
抗疫!16.5万的大连湾居民因此而居家隔离!
7月30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封闭中的大连湾。了解这里的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情况。
■实地探访
大连湾街
商场、超市、饭店全部关闭安静的大连湾不见往日喧嚣
新冠疫情的反扑,着实让大连湾失去了往日的风采。7月23日,大连湾开始封闭;24日,昔日繁华的大连湾已经彻底关闭……
7月30日16时,记者申请采访获批。在进行了严格的防护之后,记者进入大连湾街。这条大街是大连湾地区最为繁华的中心大街,两侧是琳琅满目的饭店、商店、超市……闻名遐迩的“辽渔”和渔港就位于这条大街的西侧。而此刻,记者看到宽敞的马路上没有几辆车过往;昔日行人络绎不绝的人行道上也不见有人行走;商场、超市、饭店……均已关闭,不见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鹿港小镇小区
两辆拉着菜米油的配送车停在门口志愿者们扛进小区先分装再“配送”
17时许,记者来到了鹿港小镇小区门口。只见两台封闭的配送车停在这里,配送人员将一包包蔬菜、米面油、手纸等生活物资送至小区大门口。里面穿着防护服的物业人员和志愿者们再将这些物品一包包手提肩扛送进小区内。近10名志愿者按照包裹上的地址,再将这些物品送到居民家。
在分装包裹期间,记者采访了附近的两位居民。其中一位看上去能有六十多岁的男性老者说,“封闭后,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买菜的确不方便。以前都是到市场或超市买,这回在网上买,自己也不会,只能在业主群里,让别的业主代捎……”另外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居民对记者说,“我觉得在线上平台购物还可以,因为封闭前,准备得较为充足,封闭后只在网上买了一回菜,在‘喵斗’平台上下的单,隔一天货就送到了。真的感谢这些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大热天他们穿着防护服,跑上跑下的……”
记者观察,鹿港小镇可以说是一个微型小区。据小区物业人员介绍,小区仅有7栋居民楼,居民接近1400户。“我们小区从封闭后,有两家线上平台配送生活物资。”这位工作人员说,这两个线上平台分别是“家乐福”和“喵斗”。
■物资保障
线上线下配送普惠16.5万居家隔离居民
封闭中的大连湾如何能及时配送生活物资,满足居民的居家生活?
在配送现场,记者采访了大连湾街道副书记李思齐。他介绍,大连湾地区目前常住人口在16.5万人左右,住户数为74745户。这么多的居民,如此庞大的生活物资需求,真正解决到位,的确是一个很大难题。
李思齐说,随着防控等级的升级,大连湾街道所有小区全部封闭,商超全部停业,甘井子区成立物资保障专组,对防控物资、车辆进行统一调拨、科学调配,第一时间将需求物资运送至指定点位,保障防控需要。生活物资保障组则摸清辖区20个村(社区)、7.4万余户,根据区域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和货物配送的便利性,将全区划分成20个片区,76个配送点位,每家电商对应1到2个片区,专供这一区域居民订单,然后定时将居民前一天的订单集中送到指定点位。每个点位涵盖不同数量的居民区,每个居民区的志愿者要根据自己“辖区”的订单,从接货点位上分拣出对应的物品,将它们统一运送回来,再分别送到居民家楼下,打电话给居民分批次送货上门。目前辖区内有2000余名志愿者。
针对年老、在线上订货有困难的居民,区和街道还准备增设线下供货平台,目前已选定7家供货公司。昨日,鹿岛小镇已经先行试点。接下来其他地区也要开始实行,以解决老年居民线上订货有困难的问题。
对特殊群体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上门服务
目前,大连湾社区物资保障已建立了三层供给转运体系。线上16个电商平台,对应大商等16家配送中心,居民在家订,志愿者送到家门口。线下配送则准备米、面、油等物资包到社区。大连湾地区这一稳定的金字塔型配送流程已经很稳定,也正逐渐不断提高效率,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此外,大连湾还建立了物资储备库,将储备应急生活物资万余份,满足群众陡增的生活物资需求,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生活物资保障组还对街道辖区内20个村、社区的614户低保家庭、579名家庭生活困难人员、118名独居老人、295名重度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特殊群体台账,成立“党员突击队”,实行党员包户,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上门服务,确保无法使用智能手机、行动不便的人员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