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处“三伏天”和主汛期,气温高,降水较集中。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不仅蚊虫易孳生,细菌易繁殖,野生蘑菇也将进入到生长的旺季。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继续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还应重点防控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毒蘑菇中毒以及高温中暑,做好防蚊、灭蚊,谨防蚊虫叮咬致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小贴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常见症状有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提醒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要始终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做好健康监测、做好饮食卫生、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等重点防控措施。
预防措施
1
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
2
科学佩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通风不良的密闭公共场所,以及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3
保持手卫生。外出回家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之前,饭前便后,接触过动物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0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开窗通风,适度运动,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5
购买食物时,尽量不要去接触生鱼、生肉,在日常处理、烹饪、食用食品过程中应该注意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包括食物处理前后要彻底的洗手、生熟案板分开,以及食物和饮用水要彻底的加热、煮熟、煮透,水果需要去皮食用。
6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不要捕食、贩卖、购买野味。
7
市民应持续关注我市发布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若与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有交集的市民,应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和工作单位报备相关情况,并主动配合相关防控措施。
8
市民应始终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并告知发病前14天旅游史、居住史,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等。
9
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肠道传染病
预防小贴士
肠道传染病是指经消化道传播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较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及副伤寒、霍乱、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预防措施
1
勤洗手。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
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3
吃熟食。少吃凉拌菜,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如果一定要吃,食用时要煮熟蒸透。
4
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5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烹调时,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6
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7
有病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食源性疾病
预防小贴士
高温天气有利于细菌繁殖,食品腐败变质速度加快,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在我市每年的7月至9月是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餐馆、食堂等集体供餐单位和家庭都应注意卫生状况。
预防措施
1.选择安全放心原料,不吃卫生隐患食物。
2.做好器具生熟标识,生熟食材分开存放。
3.减少生食或半生食,肉蛋奶鱼烧熟煮透。
4.进食完毕迅速冷却,冰箱并不完全保险。
5.注意通风防虫防鼠,保持手和环境清洁。
6.选择正规就餐场所,不吃路边流动摊点。
7.饮食清淡食不过量,保护肠道预防疾病。
毒蘑菇中毒
预防小贴士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6月至9月最多,特别是雨后。我省已进入主汛期,未来一个月雨水较多。
预防措施
1
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
不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
3
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4
不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高温中暑
预防小贴士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婴幼儿及儿童,以及病人,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如服用治疗抑郁症、失眠、血液循环不良的药物等上述人群,在高温天气里更易发生中暑。
预防措施
1
少喝热水,少吃高油、高脂等难消化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增加人体内的热量,造成额外的负担。
2
多喝水,并注意补充盐分与矿物质。除非有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食用盐片。
3
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暴晒,不要呆在日晒强烈的地方,如广场、海滩。
4
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5
不要将婴幼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好的车内。
6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十滴水等。
蚊媒传染病
预防小贴士
夏季由于气温高、降水多,蚊虫发育速度快,因此蚊媒密度高,若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可存在患上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市民应提防蚊虫叮咬致病。
预防措施
1
一般人群防蚊、灭蚊的高招
1.清除家庭中不同类型的积水,一时不能清除的可放入少许食盐。
2.安装好纱门、纱窗。可以在纱门、纱窗上涂长效的杀虫剂,如菊酯类杀虫剂。
3.使用蚊帐。
4.使用蚊香、驱蚊剂、电蚊拍、喷射剂。
2
孕妇和婴儿的防蚊方法
1.使用蚊帐或纱窗。
2.在卧室内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也可在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开灯后蚊子会因惧怕橘红色光线而逃离。
3.用空酒瓶或口盅装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阴暗处,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会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
4.生吃大蒜。大蒜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中排出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
5.把蚊子容易孳生和繁殖的地方打扫干净。
6.尽量穿浅色的衣服,如黄色或白色。
7.勤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