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导致人们对食用海鲜是否会感染新冠肺炎产生担忧,海鲜究竟能不能吃?怎么吃才安全?
8月22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刁文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疾病都有传播途径,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也就是吃出来,通过消化道途径导致的疾病。
目前已知新冠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途径包括消化道途径尚不明确,而且目前经消化道感染新冠情况未见报道,也就是说海鲜还是可以吃的。
但是食用海鲜不感染新冠不代表不得其他食源性疾病,通过多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来看,我省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其中食品中,尤其是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占首位。
食用海产品,只要做到以下五点,就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一)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也要经常洗手。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要保持清洁。制备和存放食品场所要防蝇虫、防鼠。
(二)生熟分开
处理食材应保证生熟分开,处理生肉、水产品要有专门的砧板、菜刀等厨具,处理后要清洗并洗手。使用包装袋、器皿来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在冰箱中要分层存放。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三)烧熟煮透
烹饪时保证食物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产品。吃剩的饭菜在确定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四)保持食品的安全温度
夏秋季节的高温天气易导致食物加速腐烂变质,建议少量多次制备食品,即做即食,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如有必要,吃剩的饭菜要及时放入冰箱储存,但要注意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存放。冷冻食物不要长时间在室温下化冻,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温化冻或用微波炉化冻。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吃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喝清洁的饮用水。使用清洁的水清洗和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