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限塑”,大连开始行动了吗?

0
分享至

菜市场里,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几乎是市民买菜的“标配”;冷饮店里,每一杯饮品,都离不开一根塑料吸管;餐饮店里,随处可见,打包的各式塑料餐盒……

我们的日常生活,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距离禁令的最后期限还有三个多月,大连开始行动了吗?

(1)农贸市场 一种蔬菜一个袋

9月8日,走访大连多家农贸市场和水果店,记者发现免费的无降解塑料袋依然在大量使用。


在沙河口区位于中山公园一家农贸市场,李女士左手提着一袋丝瓜一袋玉米,右手拎着4个塑料袋,分别装着黄瓜、猪肉、毛豆和西蓝花。“每次买一个星期的菜都得用七八个塑料袋吧。”李女士说。

销售蔬菜的摊主张先生告诉记者,“要是赶上周末买菜人多,一天三四捆塑料袋都不够用,得有几百个吧。”

一位蔬菜摊主孙女士表示,如果不考虑顾客的感受,多种蔬菜装一个口袋不仅环保还节省成本。“有时候担心顾客不高兴,哪怕顾客就是买两头大蒜我们也得用一个塑料袋给装着。”



越来越多的人在生鲜电商买菜买水果,在生鲜电商上买个菜,各种蔬菜被塑料网套、保鲜膜、塑料盒等包裹得严严实实……经常网购蔬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有的平台连西葫芦、西蓝花这类不太容易损坏的蔬菜,也是搞这样的包装。”

(2)冷饮店 塑料吸管随处可见

大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冷饮店,在山东路商业街的两家冷饮店,记者看到,每个店显眼的位置都摆放一个装有颜色艳丽塑料吸管的小钢桶。

“今天比较热,冷饮销售量大,半桶子的塑料管已经用没了。”其中一家冷饮连锁店的店员告诉记者。

记者又走访大连多家大大小小的冷饮店,发现每家冷饮店都在使用塑料吸管。

在位于泉水的一家全球连锁快餐店和位于东港的一家星巴克,记者发现,快餐店除了热饮以外,冷饮全部搭配的是塑料吸管;星巴克无论是冷饮还是热饮都使用纸质吸管。



此前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为200吨左右,但是,早在2018年,星巴克就宣布,在全球范围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其中在中国的4000多家门店,已经全部实现了塑料吸管的禁用。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

(3)外卖 一家米线店一天外卖订单 需要上百个塑料袋

近年来,外卖成为塑料制品的使用大户。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餐饮企业使用普通塑料餐盒。

在一家米线店,老板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店里吃饭的人比较少,外卖订单在逐渐上涨,占店内总销售量的70%。“尤其我们米线店,还得配肉酱、麻油、陈醋、辣椒油,每一种调料都要一个小袋子。”米线店老板粗略估计一下,一天外卖订单就需要上百个塑料袋。


一外卖小哥告诉记者,他在外卖平台工作两年,送了上万份餐食,除了披萨是用纸盒包装以外,其他外卖基本全都使用塑料餐盒和塑料袋进行打包。

“限塑”,大连将要怎么做?

近段时间,云南、广州、浙江等地纷纷发布史上最严限塑令。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辽宁省近日也制定下发《辽宁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治理目标。

记者从《实施意见》中了解到,大连作为计划单列市:

到2020年底,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大连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建成区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到2025年底,大连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所有宾馆、酒店、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塑料污染成因复杂,“限塑”,大连任重道远。如何让升级版“限塑令”更好地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大连可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压实相关利益主体责任,以推动这些企业减少过度包装,积极使用可循环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或者建立消费者约束、激励机制,建议商家可以通过积分、换购等方式鼓励顾客使用环保购物袋。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泽连斯基:我非常失望,所有让乌克兰的成功和新的解决方案被推迟

泽连斯基:我非常失望,所有让乌克兰的成功和新的解决方案被推迟

凉城健康说
2023-03-24 18:25:43
卖高端电动车,不能靠“画饼”

卖高端电动车,不能靠“画饼”

虎嗅APP
2023-03-24 22:11:50
15:0!联合国起草制裁朝鲜决议,中俄两国投票赞成,耿爽作出解释

15:0!联合国起草制裁朝鲜决议,中俄两国投票赞成,耿爽作出解释

讲者普拉斯
2023-03-24 18:09:30
最新!中国大使:希望缅方高度重视

最新!中国大使:希望缅方高度重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3 20:32:28
继德国和爱尔兰之后,巴西宣布:只要普京踏足领土,就逮捕!

继德国和爱尔兰之后,巴西宣布:只要普京踏足领土,就逮捕!

娱宙观
2023-03-23 18:54:41
央媒的鸡汤灌不下去了,为何?

央媒的鸡汤灌不下去了,为何?

小妍说情感
2023-03-23 21:36:30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培大看众生
2023-03-23 08:43:31
太突然!双双暴降!网友:不敢相信!!

太突然!双双暴降!网友:不敢相信!!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2 09:48:05
大学食堂情侣脱衣喂奶,不雅视频全网疯传:伤风败俗

大学食堂情侣脱衣喂奶,不雅视频全网疯传:伤风败俗

二代饭桶
2023-03-24 10:00:14
有人一口气吃10多个,有人看一眼都害怕!这道小吃,你敢尝吗

有人一口气吃10多个,有人看一眼都害怕!这道小吃,你敢尝吗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4 11:22:15
苹果CEO库克突然现身北京三里屯!3年多以来首次来华

苹果CEO库克突然现身北京三里屯!3年多以来首次来华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4 19:22:11
女孩子要洁身自好!燕山大学地下车库再现29分钟视频,震碎三观!

女孩子要洁身自好!燕山大学地下车库再现29分钟视频,震碎三观!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4 20:15:22
钟丽缇大女儿:因穿着问题,引发巨大的争议,网友:太开放了吧?

钟丽缇大女儿:因穿着问题,引发巨大的争议,网友:太开放了吧?

于默默爱娱乐
2023-03-22 14:25:23
中国领导人专机刚回国,美国就想让布林肯访华,这次有三件事相求

中国领导人专机刚回国,美国就想让布林肯访华,这次有三件事相求

袁周院长
2023-03-24 10:26:35
时代的眼泪! 妈妈的QQ农场已经393级, 种出干炒牛河和蒜香排骨

时代的眼泪! 妈妈的QQ农场已经393级, 种出干炒牛河和蒜香排骨

老懒的生活日记
2023-03-24 09:16:04
小情侣街头湿吻情难自禁,男子用脚连顶女孩,路人看了掩面偷笑!

小情侣街头湿吻情难自禁,男子用脚连顶女孩,路人看了掩面偷笑!

小方专栏
2023-03-23 11:40:20
别喷我,身为人母,这样穿真的不合适。

别喷我,身为人母,这样穿真的不合适。

侦姐有料
2023-03-24 17:53:35
 工资8000元攒下7985元!24岁女生自制“退休倒计时日历”

工资8000元攒下7985元!24岁女生自制“退休倒计时日历”

极目新闻
2023-03-24 01:52:05
美财长谈“中俄有动机尝试替代美元结算”,向美国会打气

美财长谈“中俄有动机尝试替代美元结算”,向美国会打气

环球网资讯
2023-03-24 20:22:20
面红耳赤,燕X大学情侣地下车库“锻炼身体”事件

面红耳赤,燕X大学情侣地下车库“锻炼身体”事件

能源之芯
2023-03-24 21:39:10
2023-03-24 23:52:49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腰王,被轻狂撞了一下腰

娱乐要闻

胡歌首谈当父亲感受 自曝看着女儿落泪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本地
房产
家居

数码要闻

“华为擎云”品牌发布 华为终端商用市场驶入快车道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房产要闻

石景山「中海学仕里」加推最后一栋79平房源

家居要闻

原木风海景住宅,开启浪漫舒适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