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商务局局长丛克、市贸促会副会长于洪波、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胡冰侠、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姜微,介绍2020中日(大连)博览会整体筹备情况。
2020中日(大连)博览会
2020中日(大连)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主题为“共面挑战 合作共赢”。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中日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传递携手努力、共克时艰的信心,为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添柴加薪,为辽宁、大连扩大开放立柱架梁。
本届博览会由辽宁省商务厅和大连市政府主办,由大连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外办(市友协)、市文旅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和市经合中心承办。由于受国际疫情影响,展会将邀请在我国境内工作、生活的日籍友好人士、日资企业以及国内相关兄弟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的嘉宾参展参会。
本届博览会将是一届承前启后、意义非凡的展会。博览会的举行,将有利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有利于探索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新路径;有利于助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东北地区开放振兴;有利于实现大连对日合作深化升级。
7大展区300多家展商
博览会展场拟设置展位530个,展商超过300家。场内设置7大展区,场外设置古旧书画展区。
日本产品和技术展示区
以消费品为主,集中展示日本各地方自治体的特色县产,扩大日本商品和服务进口。同时广泛邀请我省日资企业参展,增设特色产品与技术体验专区。
跨境电商展示专区
推介跨境电商企业并进行跨境商品展销,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日本进口产品展销区
展销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日本优质商品。
对日出口产品展销区
展销对日出口企业的高品质商品,并组织对接洽谈,做好交易撮合,促进出口转内销。
日本文化展演区
与日本驻连领事办合作,邀请在连日本人员进行歌舞伎、花道、茶道等表演。
日本旅游资源展区
邀请日本地方政府驻连机构进行布展,主要展示日本旅游资源。协助全日空和日航,推介日本航线和经典旅游线路。
日本料理展区
向大连市民介绍日本饮食文化,并举办首届“大连日料厨王争霸赛”,提升市民对展会的参与性。
场外另设日本古旧书画展区,地点在大云书库,旨在加深对日本历史文化的了解,烘托对日交流文化氛围。
10项博览会论坛活动
开幕式 暨中日经贸合作(大连)论坛
开幕式于9月25日上午9点开始,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设主会场,在日本相关地方自治体设分会场。大连市贸促会将发布《中日贸易投资合作报告2020》。
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推介会
推介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向中日客商、在华日资企业等宣传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聚焦的产业合作领域、空间布局、平台建设和支持政策等;
第二部分为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推介会,介绍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聚焦的细分领域、空间布局、发展思路、制度设计和推进路径等。
中日(大连)地方银行 联合商务洽谈会
7家日本地方银行组织45家日本企业,省内组织100余家中方企业,双方进行项目合作洽谈。
中日(大连)教育论坛
聚焦“疫情背景下东北亚教育创新发展”,邀请中日教育领域知名专家进行演讲交流。
“日本产业大讲堂”氢能源讲座
邀请日本岩谷气体专家介绍日本氢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享岩谷产业在氢能源技术、理念等领域的成果,为我国各地方城市发展氢能源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日本荣誉公民企业恳谈会
针对新形势下全球产业链调整布局,探讨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并听取企业对提升大连市营商环境水平的建议。
日本商品展销周
在电商O2O体验店、日本商品展示中心、日本商品专业店等为主的商业场所开展日本商品促销活动。
日本料理品鉴周
依托西岗区锦华料理一条街、中山区经典生活主题街区,开展日料品鉴活动,举办首届“大连日料厨王争霸赛”。
日本电视节目展映周
举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日本电视剧、东瀛风专题节目展映活动,增进双方人民的友好感情。
“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预选赛
举办“佳能杯”日语演讲比赛预选赛,发现培养更多优秀日语人才,为对日本开放合作提供人才支持。
参与方式:本次展会免费向市民开放,持本人身份证件即可入场观展。
本届博览会呈现这些特点:
展会主题鲜明,聚焦对日经贸合作。
主题展区各具特色,商贸文旅融合。
展览规模进一步扩大,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国际国内参展热情仍然高涨,共有330家企业报名参展,其中有来自日本30个都道府县的机构、企业通过邮寄、代理等方式参展。
展场搭建升级,凸显日本印象。以日本“浅草仲见世商店街”为蓝本,沿展场主通道打造了一条日本江户时代风格的“中央主街”。首次引入日次元流行文化社区,打造日本秋日祭妖怪市集。
参展费用全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受全球疫情冲击,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外贸企业成为首当其冲的“重灾区”。为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市政府决定全部免收企业参展费用,共计185万多元。同时还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专业采购商邀请力度,开展对接洽谈,做好交易撮合,促进展会成交,帮助外贸企业拿订单、化库存,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