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但银行理财,也分公募和私募了?的确,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统计,近两年,银行私募理财发行量已超过1.4万只。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私募理财产品已发行了近6000款。
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之所以对于银行私募理财产品感到陌生,是因为与银行公募理财不同,私募产品面向群体较窄,对投资者具有资产要求,且产品购买门槛比较高,因此,只有少量客户符合购买条件。
据浦发银行大连分行相关人士介绍,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理财新规,对银行私募理财的要求有所提高。原有规定下,各产品投资起点由发售银行自行决定。而在新规下,投资起点因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其中,权益类、商品与金融衍生品类门槛最高,投资于单只该类产品金额需不低于100万元。
理财新规对私募理财产品的发行对象也做了限制,增加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经历与资金实力要求,以便投资者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产品,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理财新规还要求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于无金融牌照机构所发行的产品。另外,理财新规在私募理财产品的投向上还增加了集中度与杠杆率等限制。
在不少人眼里,"私募"似乎与高风险画上了等号。不过,从相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在理财新规后所发行的1.4万余只私募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仍是核心种类,占比83%,是各类银行发行的主力产品。混合类产品虽然位居第二,但发行量占比仅为15%,其中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混合类产品占比60%。权益类产品发行量排名第三,仅占比2%,且有60%的产品由国有银行发行。由此可见,尽管是私募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仍以债权投资为主要策略。也就是说,银行理财的投资人整体来看风险偏好较低,大部分人追求资产稳健增值。因此,当前固收类产品仍占据私募银行理财主导地位。浦发银行大连分行相关人士认为,随着A股市场进一步成熟、投资者教育不断深入、净值型产品持续市场化,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将会逐步上移,进而也能打开权益类产品发行空间。
尽管目前固收类产品是主体,但理财专家仍然提醒说,与公募产品相比,银行私募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因此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购买之前,投资者需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与比例。如果是已经成立的开放式老产品,还应了解其历史业绩情况。
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私募银行理财,需要关注理财的产品类型、投资期限、风险等级等信息,分析是否符合自身风险偏好,以往追求保本的固定思维需要打破。此外,还要关注理财产品各项手续费。投资人获得的均为费后收益,需避免选取管理费、业绩提成过高的理财产品。
专家提醒,私募理财产品投资风险会随风险等级增加而上升。对于高风险产品而言,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大幅亏损情况,因此在购买产品时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在自身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宜产品。
(来源:浦发银行大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