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有72年历史的放射诊断专科,是怎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戮力前行、在新时代下持续焕发勃勃生机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主任刘爱连告诉记者,以大医精诚、常思进取之信念,坚定地走出自己的道路,以实力守护患者生命,以高精尖技术为患者带来健康的希望。
专科发展以人为本 有生力量源源不断
“片子后面是病人”,这一职业精神在1948年大医一院放射科始建之时,便成为大家恪守的信条。多年来,在老一辈国内知名影像专家郎志谨的引领下,现教研室主任、科主任刘爱连的带领下,科室拥有一支以博、硕士为主体的精英医技队伍,并迅速发展成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市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和“大连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2019年,获批“大连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医学影像AI实验室)”;2020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申报获批“大连市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参加工作60余年,郎志谨教授为中国放射界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荣获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杰出学术研究者”荣誉称号。
全体核心组成员与郎志谨教授合影
郎志谨教授指导留学生阅片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放射科尤其重视研究生规培和本科生临床实践,2019年5月,影像诊断教研室组织研究生参与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研究生临床技能大赛获得全国第二名(二等奖);影像技术教研室于2018年10月带领第一届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参加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主办的第四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放疗技术第一名;CT、MR技术第二名和DR技术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放射科研究生参加全国影像医学临床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
第一届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参加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
技术创新能力卓著 多领域跻身世界一流
技术创新是放射治疗领域的硬核生产力,也是成为一流专科的底气。据刘爱连主任介绍,科室现配置23台国际或国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在四个院区间建立PACS系统,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科室在2011年、2015年先后引进宝石能谱CT、Revolution CT,已经完成10万余例双能CT扫描(全球单体医疗机构最大的能谱数据库),并且使用自建专门服务器进行储存,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开展双能CT科研工作,重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相促进;组织极具特色的国内继续教育班,开展培训,分享经验,推广新技术临床应用。在刘爱连主任带领下,放射科积极开展相应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填补多项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出版了全球第一部《能谱CT临床应用图谱》,成为能谱CT工作者案头必备专业书籍。,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辽宁医学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能谱CT相关论文60余篇。目前,大医一院在能谱CT临床应用方面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行列。鉴于在能谱CT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科室被授予“亚太地区宝石能谱CT临床培训基地”及“高端Revolution CT全球临床及科研基地”,成为全球三大“Revolution CT科研及临床基地”之一,也是亚太地区唯一同层次基地。
能谱CT团队
2019年3月,科室引进Ingenia CX 3.0T MR,各亚专科负责人带头积极开发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优秀的临床科研能力使得科室获得“飞利浦全球医学影像合作创新中心暨飞利浦全球医学影像临床研究与应用基地”。通过上述全球临床科研基地,获得业内最新的高端科研软件及科研团队支持,为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转化奠定基础。
科室新引进先进的3.0T MR(Philip Ingenia CX)
科室2015年就开始关注并参与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与多个科研院校及医学影像AI研发团队合作,将纹理分析、影像组学用于肝脏肿瘤、前列腺肿瘤、子宫肿瘤、结肠癌及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的鉴别诊断与分级诊断,在肺结节智能检出、深度学习降低CT辐射剂量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近3年发表医学影像AI相关论文近30篇,其中SCI收录6篇)。2020年获批“大连市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五年,科室获得课题立项26项,其中国自然基金3项,科研经费700余万元;省市级科研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 38篇;主编、参编教材及学术专著28部……基于优秀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019年科室在复旦榜东三省专科排名由之前的第6名进到第5名。
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牵头成立专科联盟
现如今,放射科室每年平均完成60余万例次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为保证患者尽快得到诊治、缩短平均住院日,全体员工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工作,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分享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大范围的基层社区患者,以大医一院放射科为依托单位的大连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于2017年10月成立了“大连市医学影像专科联盟”,大连市30家医疗单位首批正式加入联盟。“大连市医学影像专科联盟”成立至今,开展了下基层学术交流、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质控等多项工作,其中远程影像质控得到省内、国内同行的认可、赞誉。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影像联盟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覆盖全市的影像远程会诊质控平台,发挥联盟领头羊的作用,组织专家在平台上不断学习更新对相关疾病的认识,统一检查及诊断标准,实时更新相应指导性文件,确保全市针对“新冠肺炎”的影像检查及诊断的同质化;对疑似病例开通24小时专家远程会诊,使患者快速得到的进一步诊治。
2019年10月下旬,大连市医学影像专科联盟积极响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倡议,作为副主席单位正式加入“中国医学影像专科联盟”。 2019年,通过质控中心平台完成远程疑难病例会诊3100余例。通过质控平台,每年开展线上影像质控检查与评估至少两次,每次受检医疗单位不少于30家,病例数3000例左右;由中心委员分组评估,进行评分和指导意见,并要求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按期进行整改、反馈。
“中国医学影像专科联盟”授版现场及副主席单位牌匾
风物宜长放眼量。刘爱连主任认为,专科发展除了硬件建设和软件实力要与时俱进、甚至走在时代潮头前沿之外,还要视野开阔,有大局意识。强强联合,携手合作,团结进取,就是一家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专科所应展现出来的大家风范。以进取之姿存匠心、求变革,以通力协作联合各级医院达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大医一院放射科以这样的发展之路让自身一直矗立于行业最前端,也源源不断地患者提供着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