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省气象台预计,18日辽宁省将出现1951年以来11月最强降水过程。今天夜间,强冷空气抵达辽宁,暴风雪天气拉开帷幕。
除了强降水,各地风力偏大,预计18日白天到19日白天,陆地东南风转偏北风5-7级,阵风8-10级。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陆地偏北风5-6级,阵风7-8级。
降水过后,将出现寒潮天气,各地气温下降10-12度,局部降14-16度。
此次天气过程比较罕见,多部门下发紧急通知。
气象部门
此次天气过程比较罕见,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随时关注最新气象信息,及时调整生活和出行,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01)防范强降雨、道路积雪和结冰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02)风力较大,海上航运提前做好防范,过往船舶应注意航运安全,及时回港避风;防范可能造成的棚舍和广告牌等搭建物的倒塌以及对高空作业、水域作业和航空运输的不利影响。
(03)降温、大风、积雪对设施农业有不利影响,要做好温室大棚的保温、加固工作;同时做好粮食晾晒,防雨、通风等贮存工作。
(04)降水过后,降温幅度较大,公众出行需适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
(05)此次降水过程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有利;为封冻前降水,有利于明年土壤增墒。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11月17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即将到来的强雨雪天气过程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阵以待,做好防雨、冰雪、风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防止因冰雪造成的交通垮塌等事故,保障畅通运转。
省防指明确工作要求:
一是 必须高度重视。各地区要高度重视本次强降雨过程,加强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懈心理,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高度戒备,严密防守,确保实现“不死人、少伤人”防汛工作目标。
二是 加强研判分析和预报预警。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强化会商分析,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要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功能,并安排专人密切监视雨水情,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向相关乡镇发布预警信息。
三是 加强重点防洪工程管理。要加强水库、河道、尾矿库等工程的巡查值守,严格控制水库、尾矿库水位,暴雨中心区中小水库要处理好防洪和兴利关系,根据水库蓄水情况及时预泄,确保水库大坝及河道行洪安全。
四是 做好避险转移工作。要加强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的监控巡查,提前做好防范,适时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 做好重点部位防守。交通部门要加强防范强降雨、道路积雪和结冰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针对降温、大风、积雪,农业部门要组织落实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养殖业保温、加固等防范应对措施,组织做好渔业作业人员防风避险。海事等部门要提前落实海上安全作业及航运措施,提示过往船舶注意航运安全,并组织做好回港避风工作。住建部门要组织做好高空构筑物、广告牌等的防风工作,适时暂停高空作业。
六是 加强值班值守。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及时掌握险情、灾情,遇突发险情要科学处置并及时上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辽宁省应急厅
11月17日,省应急厅下发《关于全力做好强雨雪强风强降温过程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此次恶劣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
《通知》指出,本次恶劣天气过程比较罕见,带来的影响也可能超出常规。因此,要求各市局、各单位务必严格落实各方责任,迅速行动、强化措施,指导督促各类企业落实防范措施,坚决防止此次恶劣天气过程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要紧盯矿山、危险化学品、制造业企业、铁路道口等直接监管的行业领域,以及防汛、防范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运营的总体原则,综合采取停产、停(限)运等方式严抓严管。
省应急厅强调,要督促有关地区和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加强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尾矿库、排土场,尤其是对头顶库、废弃库等巡查检查,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措施,严防边坡垮塌、淹井及漫坝等事故发生;加强对矿区、厂区工房工棚等巡查,严防积雪结冰造成坍塌事故;指导矿山企业加强对电力供应特别是备用电源的检查,做好应对停电造成的排水、通风、瓦斯排放等不利影响的各项工作,严防突然停电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督促化工、工贸企业做好生产设备、设施和管线的防冻凝保温工作,防止设备、设施和管线冻裂及物料泄漏引发事故;对临水、低洼地区企业要密切关注雨情,落实排涝措施,必要情况下要立即组织撤离;对不适宜在低温、强风天气状况下生产作业的企业,要督促企业采取暂时停工措施。
做好重点铁路道口、涵洞等除雪铲冰工作,确保铁路道口行车安全;会同相关部门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加强巡查检查,严防暴雨引发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次生事故;要要及时做好恶劣天气致灾情况调查和统计,及时调拨发放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同时 ,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市应急部门要统筹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要预置救援力量,一旦发生险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辽宁省气象局下发《关于做好强雨雪强风强降温天气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抓好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努力防灾减灾。
辽宁省要求,各地要落实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因灾损失。设施农业方面,要适时收放保温卷帘。降雨降雪时,外部没有塑料包裹的普通保温草苫(或棉被)尽量不要放下,以防因雨雪打湿卷帘压塌大棚。同时,要做好防风工作。温室大棚要及时做好防风加固工作,严防因棚膜封闭不严或绳索拉压不紧出现破损。另外要做好保温增温工作。依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揭盖卷帘时间,科学安排棚室通风,避免作物造成冻害。
落实畜牧业防范措施。各地要提前通知养殖场户停止野外放养畜禽,进行归圈饲养。指导养殖场户全面排查畜禽圈舍、供电线路、供水管道等养殖设施设备,加固圈舍尤其是门窗和屋顶,雪大时要及时清除圈舍顶部积雪,防止畜禽圈舍倒塌。严防养殖场工作人员非法生火取暖、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等火灾隐患。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增加饲草饲料、兽药疫苗和燃料储备,要加强畜禽幼仔保育,及时调整饲料配方,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配比,提高畜禽抗寒能力。
渔业方面,要做好作业渔船召回、择港停靠、避风、防火、防寒、防碰撞等工作。指导开展海上网箱、筏架等养殖设施安全防护。开展渔船、渔港、养殖设施检查,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开展养殖水面破冰增氧,防止水产养殖产品缺氧死亡,加快收获养殖成品,尽量降低损失。
当前,正值辽宁省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做好强雨雪强风和强降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事关农业生产有序推进,事关冬季“菜篮子”市场供应。辽宁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防灾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把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落到实处,各地要迅速行动,强化领导,及早部署,狠抓落实,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此次灾害性天气为强雨雪、强风和强降温相叠加,为1951年以来11月最强降水过程,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各地要通过短信、微信、电视、电台、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种(养)植户(场),渔船、渔港、码头及相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生产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掌握气象情况,提高灾害性天气防御应对重视程度,切实落实防范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和生产物资准备工作,降低灾害性天气对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不利影响。
加强应急值守,强化设施农业、畜牧业生产巡护和监视;加强渔港内停泊渔船和渔船作业海域监控,渔政执法船只做好备航准备,船上人员全部待命,及时处置突发险情。要做好灾害天气对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影响的跟踪调查工作,一旦发生灾害,认真组织核实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