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深化改革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圆满结束,30名拟录用人员中,全日制研究生就有22人,其中有9名是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院校全日制研究生。他们中有的来自省直机关、国有银行,有来自500强企业或是国有企业,有的是高校讲师、政府工作人员……这些高素质人才看中了高新区这一成就事业的平台,期待能在“又高又新”的广阔舞台上放飞理想。
“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高新区‘求贤若渴’的诚意,让他们的才能在高新区得到充分施展。”高新区负责招聘的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峰告诉记者,注重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让人才与园区相互成全,努力打造人才活力区,是高新区招才引才的初衷。为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补充高新区建设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人才,这次高新区在园区管委会人员编制限额内,将预留的科技、招商等主责主业的30个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为高层次人才安排相应工作岗位,既确保吸引到优质的专业化人才,也努力实现人尽其才。
曾经在埃森哲做过6个月项目分析管理的谢旖旎今年31岁,从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的三年时间里,她一直在高新区软件园工作,她眼中的高新区有着肥沃的创业土壤,充满机遇、舞台广阔,是年轻人施展才华、展现价值、圆梦青春的理想之地。这次她应聘的岗位是投资促进局的招商服务岗,在日企工作培养出的严谨作风、服务意识和付出理念,加上熟练掌握日语和英语的特长,小谢期待能在新的岗位上为高新区招商引资提供自己专业、敬业、高效的服务。
据悉,从9月26日公开招聘正式启动以来,高新区共收到报名简历598份,经过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等环节,共有83人进入面试,最终30人被列入拟录用名单。这些拟录用人员经过公示后,预计于12月底完成劳动合同的签订。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拟录用的30位复合型人才中,年龄最大43岁,最小26岁,其中有7人来自500强外企、2人为高校讲师,还有7人具有地产、基金运营、数据分析、创业服务、质量检验等行业的从业经验。
“搭建高层次、高质量的事业平台,用一流平台,助推一流人才干成一流事业,将是高新区回报这些海归人才选择高新区的最好礼物。”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如是说。
另据了解,高新区在此次机构改革中确定的243名机关编制员额中,除预留30个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岗位外,对其余岗位坚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实行“全员竞聘、能上能下、择优上岗”。其中有58名原事业单位人员放弃身份竞聘上岗。高新区这种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了干事创业激情涌动的局面。
(杨晶 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