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民,《大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11月16日,大连市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全面落实2020年度垃圾分类工作任务,扎实推动大连市垃圾分类工作走上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小区、居民户数、公共机构
覆盖率均达95%以上
图为:中华路街道梅山社区的垃圾分类亭
四方面进步:
(01)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条例》正式颁布,相关配套制度文件逐步出台,垃圾分类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阶段迈进。
(02)覆盖范围逐步增加
10月底,小区覆盖率、居民户数覆盖率和公共机构覆盖率都达到95%以上,市民知晓率、参与率有较大程度提升,定时定点制度和督导员制度试点效果明显。
(03)分类体系逐步建成
有害垃圾源头减量,可回收物资源化再利用,其他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收运能力有较大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分类体系运行通畅。
(04)宣传督导逐步加强
各类媒体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力度,区、街道、社区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到户宣传。
图为: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照全国垃圾分类先进城市,我市在垃圾分类局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方面不足:
(01)市民分类投放习惯普遍未养成
督导员制度和定时定点制度仅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全面铺开。
(02)分类收运环节仍有堵点
部分地区厨余垃圾驳运、收运车辆还有缺口,厨余垃圾收运节点不明确,桶、点、车衔接不畅。
(03)厨余垃圾末端处置短板突出
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厂处置能力不足,中心城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滞后,“以集中处理为主,就地处理为辅”的体系尚未形成。
(04)部分地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投入不足
部分街道、社区投入的资金、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大连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做好条例实施的各项准备
(01)配合《条例》实施,市城管局组织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02)继续开展宣传活动,11月份到户宣传率达到100%。
(03)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学习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手册,演练执法程序,做好执法准备。
落实补短板工作方案
(01)打通居民厨余垃圾收运链条。在11月底初步建成居民厨余垃圾收运体系,不断提高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
(02)加快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年底前各区要完成就地处置设施建设,市政中心1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要投入运营。
图为: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
(03)持续加大源头动员和督导检查力度。在配齐督导员的基础上,对督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督导员履职的监督管理,提高督导实效。
(04)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培训、监督,完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年底前完成35%的回收利用率目标。
加大考核检查力度
大连市分类办将持续对各区、街道开展考核,并将适时扩大考核范围,将全市12个区全部纳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