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
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晨集团)
重整申请
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称
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法律规定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指定华晨集团管理人,全权负责企业破产重整期间各项工作,包括受理并认定债权人债权申报,编制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等。债权人将根据法院最终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偿付。
华晨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作为宝马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团重整后有望实现重生,尽最大努力挽回债权人损失。同时华晨宝马仍然是其未来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且还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大规模。
消息公布后
午后港股华晨中国涨幅
一度扩大至10%
股价最高达7.66港元
华晨集团作为辽宁省属国企,直接或间接控股、参股四家上市公司,并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与宝马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公司。有中华、金杯、华颂三个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
华晨集团是中国最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国营东北公路总局汽车修造厂。1959年,更名后的沈阳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五台“巨龙”牌载货汽车。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华晨汽车,早在1992年10月就登陆纽交所,是国内最早去华尔街融资的国内企业。
老牌汽车制造商
曾经的中概第一股
何以陨落?
据辽宁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华晨集团长期经营管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负债率居高不下。2018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努力帮助华晨集团解决现金流问题,但其债务问题积重难返。
据相关媒体报道,华晨旗下最大的自主品牌——中华汽车曾经是中国本土车企的骄傲。在红旗停产之后,中华汽车从2002一上市就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一款“大中华”能够
而华晨汽车打造的高端品牌——华颂。自2015年品牌建立后,华颂仅有华颂7一款车型征战市场。这款主打高端商务定位的MPV在上市后的表现始终处于边缘地带。界面新闻查阅销量数据发现,华颂7在2016年其累计销量4500辆,2017年累计销量在3000辆,以后逐年递减,销量接近为0。华颂7上市以来,在2015年底曾出现过月销超过4000辆的高峰,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该销量并非私人购车销量,而是租赁公司以及大客户的批量购买。界面新闻发现,华晨旗下的确是成立了华颂7商务租赁公司,在全国11个中心城市和4座大城市投入约2万辆,希望通过租赁的形式来打开市场。而若排除大客户订单,仅看市场表现,实际上华颂7在刚推出后不久的2015年7月便首次出现销量为零的情况。最终,华颂铩羽而归。
今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华晨集团自主品牌经营状况
进一步恶化
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暴发
据华晨集团今年半年报
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为解决债务问题,有关方面成立了华晨集团银行债委会,力求债务和解,但未果。
10月下旬
华晨集团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兑付,引发关注。
11月3日
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华晨汽车未能及时披露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受到本所通报批评的自律管理措施事项;未能就公司存在流动性风险、无法按时足额偿付17华汽05本息资金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进行风险提示;未能按规定充分披露并回应关于银行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统筹处理公司债务问题、公司部分工厂裁员停工等重大市场传闻等事项。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上交所对公司予以书面警示。
华晨汽车集团随后公告称
“17华汽05”因公司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兑付债券本息。经公司努力筹集资金,将于11月5日支付上述债券2019年10月23日至2020年10月22日利息。
11月13日
一位债权人依法向法院提起,华晨集团破产重整申请。
11月16日
华晨集团公告称,目前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此次债务违约对华晨集团本部生产经营产生造成影响,导致财务状况恶化,极大影响偿债能力。
目前,华晨集团在辽宁、四川和重庆建有6家整车生产企业,2家发动机生产企业和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4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160余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海外KD工厂。现有员工4.7万人,资产总额超过1,900亿元。
如何破产重组
是华晨汽车面临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