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与飞利浦健康医疗公司共同主办的“压缩感知专家俱乐部成立及多中心项目启动大会暨大医一院与飞利浦第二届全球合作创新大会”顺利召开。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卫国院长代表医院出席会议并进行开幕式致辞,介绍医院和放射科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放射科在Ingenia CX,特别是压缩感知技术临床应用和科研方面的成绩;指出临床医学研究转化和推广离不开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鼓励我院放射科团队与国内同行及飞利浦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借助压缩感知技术,启动多中心研究项目;并对放射科与飞利浦全球医学影像研发团队的深度合作与发展提出更多期许,期待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及其专家领导的推动下,在大医一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多中心项目研究成为一种新方法有望落地临床,基于两年来大医一院放射科团队、飞利浦应用科研团队摸索和创新的成果,诚挚邀请国内专家同道共同参与,“基于压缩感知三维磁共振评估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多中心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以推动磁共振成像技术快速、准确、标准化应用到临床。随后,正式启动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为代表的“压缩感知专家俱乐部”,俱乐部成员单位包括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各单位将展开多方位科研合作,推进压缩感知技术在临床科研上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刘爱连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压缩感知技术在腹部的应用
在大医一院放射科刘爱连主任的带领下,大医一院放射科室团队积极开发并应用各项新技术,在2020年的ISMRM大会上投稿102篇,并一举中稿58篇,约半数都是压缩感知技术的创新应用,无论是技术质量还是成果数量在ISMRM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推动了压缩感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再次创造了业内“奇迹”。
本次会议,荣幸地邀请到磁共振压缩感知成像发明人Michael Lusting教授进行精彩的专家讲座。大医一院放射科的各位专家就压缩感知技术在各系统的科研应用进行了精彩讲座,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院长、附属一院放射科主任刘爱连教授进行了《压缩感知技术在腹部的应用》专题讲座,放射科副主任苗延巍教授进行了《压缩感知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专题讲座,放射科技师长宋清伟教授进行了《压缩感知技术在血管及骨肌系统的应用》专题讲座,向与会代表全面展示了2019年装机以来大医放射科在Ingenia CX的临床应用所取得的突出成果,讲座精彩纷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本次会议,还邀请到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丁立金博士进行精彩的专题讲座,为大家介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多中心项目经验分享》,令人获益匪浅。
随后,进行以“压缩感知技术的临床、科研和创新”为主题的圆桌会议,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爱连教授、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胡凌主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郑卓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海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国福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东明教授共同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多中心项目研究的重要临床意义,为与会同道答疑解惑。
与会100名代表,在见证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的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见证了一支专业扎实、学术一流、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的放射科团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在刘爱连主任带领下,在医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借助高端设备科研平台,密切关注国内外临床科研的前沿,积极开展CT、MRI新技术临床应用,并积极对接AI技术,与国内外科研团队深入合作,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方面踏实工作,从一点一滴入手,不断创新,共同推动影像医学及技术的发展。大医一院放射科将不断进取,继续为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