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与共和国同龄。依托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借助大连医科大学雄厚的科研及管理平台,经过几代儿科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形成了以多学科相融合,多区域、多等级合作为特色,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优势学科。近年来在医院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细化亚专业分类,培养了一支具有儿童呼吸、消化、新生儿、心血管、肾脏、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免疫及儿童保健等多个亚专科的高素质儿科专业技术团队。
综合性儿科夯实战斗力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马路一,198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致力于儿童心血管疾病(儿童晕厥,心律失常,川崎病及代谢相关的儿童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研究,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过敏相关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她告诉记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是大连市儿科医疗质量控制成员单位之一,拥有多名省市级病残儿鉴定专家及医疗事故鉴定专家,2014年大医一院儿科被大连市确定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定点诊治单位,201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拥有强大的专家队伍,门诊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常年坐诊,完善的专业设置,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诊疗设备,保障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大医一院作为大连市危重症抢救及重大事件应急中心,儿科急诊24小开放,将院前急救及院内抢救工作有机结合,在最短时间内给予病人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经过全新改造的儿科病房也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改善就医环境,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称赞。
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满足更多的儿童治疗需求,大医一院儿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志在孜孜以求,勇攀儿科高峰。
2019年医院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配备了国内领先的无创呼吸机、常频高频通气呼吸机、进口多功能暖箱、脑功能检测及脑电图仪、自动生化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新生儿病房。并在新生儿病房与产科之间开设了专用转运通道,使新生儿病房与产科、手术室在空间上极度接近,科学布局使得新生儿抢救流程得以优化,为急危重症新生儿患者救治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据新生儿病房负责人冀红副主任介绍:新生儿病房配备了一支年轻有活力、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优秀团队,近年来先后送出多名优秀医生及护士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深造,进一步加强了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开诊以来,共收治新生儿170余例,其中早产儿70余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800余例,先后开展了多项先进的医疗技术;并与产科、重症医学科、心脏ICU及麻醉科多学科合作,承担了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及多脏器损害疾病的危重孕产妇及其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工作,通过学科间的紧密合作,为了母子平安保驾护航。
人才梯队建设托起明天的太阳
大医一院儿科是国家级及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及省级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学专业)招生点,目前有硕士生导师5人。
马路一主任表示,长期以来,科室发展得到医院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设备购置及病区建设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扶持。“近年来先后送出多名中青年骨干赴国内外知名医院深造,进一步完善了学科设置,加强了儿科后备力量的培养。科内有多人次在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任常委和委员,多人次在省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及委员。”
大医附一儿科积极参与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如参与院炎性肠病协作组、霍普金斯胃肠动力多学科协作组、癫痫中心、中英再生医学中心小儿脑瘫干细胞临床试验项目,是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小儿晕厥协作组、心肌病协作组以及复旦大学牵头的全国小儿肾脏专科联盟协作组成员单位,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锻炼了队伍,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临床专业水平。科室承担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多个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本专科的发展目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实力强、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保留和发展传统优势项目,不断开拓新领域。”马路一主任表示,大医附一儿科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及合作,促进学科全面、持续的发展,使专科建设更加强大,各专业人才梯队更加完善,各亚专科更加精细,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诊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