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九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勇,就市六院医疗资源准备情况和本次疫情医疗救治情况进行介绍。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 张勇
医院整体资源
准备情况
疫情发生伊始,市卫健委高度重视我院整体医疗资源布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务实准备、满足中心医疗救治需要为目标,市政府先后投入1.05亿元,改建改造负压病房配备设备设施,目前医院共有负压病房88间,开放床位242张(其中重症ICU22间,44张),配有标准的手术室、血透室。
同时,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医院对其他非负压病房A座、B座进行平战结合的改建工作,使之随时可转换,具备收治病人和出院患者集中隔离观察的条件,其中A座74间,B座50间。
医院医疗资源
整体工作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本次疫情,市六院统筹优化现有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科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益。
针对本轮疫情
01
在现有医务人员的基础上,市卫健委又组建完善了16支医疗机动队,很多曾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再次投入到本次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中;
02
组建并启动了包括重症医学、呼吸科、中医科、儿科等专科的市级专家组,抽调医疗、护理、院感专家团队第一时间进驻医院,加强医疗救治和医政管理力量。
目前进入医疗区的有3支医疗机动队,来自全市12个医疗单位,共计185人在应急病区进行工作,市六院、市中心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各1支,重症ICU病房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整建制接管,儿科、产科专业团队也加入了救治。由国家和省、市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院感防控专家组,也进驻市六院进行每日常规会诊查房和特殊病人随时会诊。
本次疫情救治情况
本次疫情自12月15日发生以来,截至昨日24时,已收治本土病例65例,其中确诊病人38例(重型1例,轻型2例,普通型35例),无症状感染者27例。在院病例中60岁以上12例,70岁及以上4例,其中80岁以上2例,年龄最大的88岁;14岁及以下4例,其中3个月龄1例,1.5岁1例,8岁1例,11岁1例;产妇1例,呈现出患者结构复杂,病情多样的情况。
在国家和省市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下,诊疗过程做到“一人一案一策”,强化护理管理,注重细节诊治;注重多学科融合,多人多团队协作,充分发挥诊疗团队的整体作用;在救治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和康复期病人血浆的应用,目前已有7例病人使用了康复期病人血浆7400ml。院感专家组对病房分区及流程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病区,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安全。
值得高兴的是,产妇已于12月26日在病区内顺利实施剖宫产,母子平安(点击了解详情→生了!男婴!新生儿评分是9分!首次核酸检测结果也出来了),目前产妇仍在我院继续接受新冠治疗,男婴转至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观察治疗。一名研究生考生在市卫健委、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顺利完成了研究生考试(点击了解详情→这个特殊考场里,承载一座城市的特别关爱)。
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和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认真履职、不辱使命,切实落实好提高救治率、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工作要求,按照“四早”“四集中”的原则,努力实现“零死亡、零感染、零回头”的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病人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