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识破了骗子两轮精心设计的骗局后,面对一条5万元收款短信,以及电话另一头苦苦的哀求声,老人坚固的心理防线还是失守了……
虽然这只是大连农商银行3.15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短视频中的一幕,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为这位名叫“张百万”的大爷捏了“一把汗”。
创新思路:把鲜活的案例搬到了视频里
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连日来,按照大连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统一安排,该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精心编排了多个防范电信诈骗的短视频。
在3.15前夕,该行消保部门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搜集和整理的典型案例,通过再整合再加工,精心设计脚本,在全行员工中海选“演员”,完全通过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拍摄了多个宣传短视频。3.15期间,通过官方抖音号、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广为推送,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不用我交钱,你把剩下的9万块钱给我就行了!”
“什么法院传票,咋的,我去法院还的坐船啊!”
“闺女,你别着急,我这就给你汇过去!”
视频里,老人“张百万”在与骗子经过三轮斗智斗勇,最后终于是掉进了骗子的“圈套”里,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中的一幕,幸好银行人员及时帮助老人复查了账号,才避免让骗子得手。
据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应用,近年来电信诈骗也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特别是老人和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电信诈骗的侵害。该行在制作宣传短视频中,就聚焦这两类重点人群。同时该行员工还通过自编自唱的形式,教育大家如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以案说法:辖区民警现身说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为让广大公众真正的理解金融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大连农商银行提前规划,统一部署,将一个个实际的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精心制作成多款宣传折页、电子海报、抖音视频等系列宣传资料,在全辖325家营业网点的公众教育区、客户等候区、柜面等厅堂显著位置张贴播放。
尤其针对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频发、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严重态势,3月上旬,该行加强警银合作、信息共享、优化联动机制,联合旅顺公安分局、旅顺口区110报警中心录制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短片,演绎了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机关伪造客户涉嫌违法犯罪并要求客户汇款,最终被识破保住了钱财的这一情景。短片中银行工作人员面对受骗老人的一意孤行和盲目信任,提高了警惕,第一时间进行了报警处理,一线办案民警对诈骗份子实施诈骗的过程进行了剖析,并对广大群众进行了风险警示。此视频一经播出,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反响。
根据活动方案部署,该行工作人员还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间隙,主动讲解,通过“厅堂沙龙”“金融知识专题讲座”“调查问卷”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在巩固传统“面对面”宣传形式的同时,利用营业网点分布点多面广的地域优势,深入乡村、城镇,开展了走进老年活动中心、中小学校等接地气、入人心的系列宣传活动。
截至目前已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线上原创宣教信息76条,进村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线下宣教活动百余次,活动触及消费者近5万人次。
下阶段,大连农商银行将继续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履行金融普惠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为打造诚信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金融环境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