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周日
还要接受调休的安排o(╥﹏╥)o
坐在办公室的你
是不是对已经五一小长假
开始暗戳戳的期待(*❦ω❦)
那么“五一”出游要注意什么?
大连市如何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小长假”期间是否继续开展疫苗接种?
.....
别急,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儿
一起来和小易看看这份疫情防控指南叭↓
·新冠疫苗篇
1、五一节日期间,大连市将继续开展18周岁以上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
2、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做好节日期间疫苗接种工作安排,满足群众接种需求,做好疫苗接种点的接种人员保障和医疗救治保障。
3、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积极配合登记、预约接种,做到应种尽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另附|能否接种新冠疫苗的42种情况↓
1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
2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3对尘螨、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头孢或者其他药物过敏,可以接种。
4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暂缓接种。
5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
6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
7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8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不能接种。
9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10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可以接种。 11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可以接种。
12慢性湿疹没有明显发作,可以接种。
13慢性荨麻疹当前症状不明显,可以接种。
14慢性鼻炎症状不明显,可以接种。
15慢性肝炎不用吃药治疗,肝功正常,可以接种。
16肺结核不是活动期,可以接种。
17银屑病非脓疱型等急性类型,可以接种。
18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可以接种。
19强直性脊柱炎无急性疼痛表现,可以接种。
20抑郁症药物控制良好,生活工作如常,可以接种。 21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22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23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等)总体原则是谨慎接种,一般来说, 在病情稳定时可以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24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25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暂缓接种。
26月经期、备孕期、哺乳期可以接种,并且继续哺乳。
27妊娠期不能接种。
28接种后发现怀孕不需要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29男性不存在因备孕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
30新冠疫苗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31任何情况下,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 不考虑间隔,优先接种上述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2如果先接种了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需先完成上述疫苗最后一针接种,间隔14天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33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 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4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疫苗。
35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
36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37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38如遇本市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 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比如中生北京所、中生武汉所、科兴中维替换)。
39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未按程序完成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2剂即可。
40灭活疫苗在14-21天完成2剂接种的,无需补种。
41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灭活疫苗按照程序完成两针,不再加强。
42其他情况请垂询接种点医生。
·个人防护篇
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少聚集。
注意饮食卫生,提倡用公筷。
自觉科学佩戴口罩,自觉配合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保持“一米线”距离等防疫要求。
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主动就医。
·人物同防篇
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变化,做好重点地区来(返)连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经外地口岸入境且在当地完成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应在抵连前72小时内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备。
2、加强特定服务场所和重点机构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加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解除隔离入境人员、人员密集型场所等健康监测。
·医疗机构篇
医疗机构在满足市民正常就医需求的基础上,将继续发挥哨点作用,节日期间执行24小时值守。
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排查,发热门诊安排有经验的医师出诊。
加强流行病学问诊,落实查验“健康码”和首诊负责制,强化新冠肺炎早期识别。
·风险隐患篇
集中隔离场所节日期间将彻底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工作科学规范。
强化人员值守,按时进行核酸检测、公共区域消毒,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工作,关注隔离人员心理健康。
严格遵守核酸标本采集、包装、运输、保存等相关工作规定和标准要求,统一隔离人员采样周期,确保核酸检测安全,落实疫情防范隔离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