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要求,深入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推动“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市残联组织及相关单位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围绕主题开展百余项助残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5月14日,市残联“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庆祝全国第31个助残日文艺演出在甘井子区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中心举办。市残疾人服务中心筹措2.3万元,购置近600册图书,赠阅给大连市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中国狮子联会大连代表处向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洗浴轮椅项目、市残联东西部合作项目等捐资20万人民币。三家爱心企业分别向市残疾人基金会捐赠3000瓶洗衣液、2000箱矿泉水和价值200万元的菊苣茶。活动通过抖音平台进行了网上直播。同时,市残联送法下乡和走访慰问活动也将于助残日前后开展。公益普法律师团走进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暨“以案说法 送法下乡”残疾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标志着市残联2021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助残日前夕,市残联机关和残疾人服务中心7个支部将走进全市167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市残疾人服务中心还将开展“就业帮扶 同心圆梦”助残日专场残疾人用工洽谈会,对接残疾人和企业进行洽谈和就业招聘。
市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和各区市县也将开展广场宣传、法律援助、文艺演出、走访慰问、志愿服务、拓展游戏、疾病筛查和义诊等多项助残活动。
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同样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着眼于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民生保障,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推动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