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一科是以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为重点的冠心病亚专科,是国内第一批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术及支架介入治疗的中心之一。
率先在辽南地区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和心源性休克的IABP治疗,创造了大连冠心病诊断治疗的多项“第一”。近年来手术病例数、难度及手术成功率均位居国内先进行列。严重冠状动脉钙化旋磨治疗,数量及难度保持在辽南地区第一位。2021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一科联合急诊科、心脏ICU、导管室、心外科,成功抢救成功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的危重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几乎99%死亡的大背景下,这个成功救治案例格外引人注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一科副主任尹达介绍,心血管疾病如今已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危害性最大,是中老年人群发生猝死、慢性心衰等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一科副主任尹达介绍,冠状动脉硬化受侵血管的范围不同,狭窄的程度不同,各人的代偿能力不同,他和团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谈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尹达表示,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另外还有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同时,他还提出,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倍。所以冠心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非常重要了。了解并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尹达教授表示,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致的疾病,对于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疗就可以避免冠心病的发生: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同;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糖尿病被视为冠心病的等位症,而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因素。 多年来大医一院冠心病一科承担了区域大部分心血管病疑难危重冠心病患者的诊治工作。尹达教授介绍,“冠状动脉”粗细大约相当于油笔芯大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血管壁的疾病。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血管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设备,大医一院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拥有并开展各项技术最全面的心血肝病专科医院。冠心病一科开创性的开展并引领了包括血管内超声、高清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超声、光学断层相干显像技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内的所有项目。并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以该领域世界顶级、享有“IVUS之父”盛誉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ary Mintz教授命名的“大连Gary Mintz血管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研讨会”,获得了国内心血管界的广泛认可。
在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技术的指导下,大医附一冠心病一科开展了“介入无植入”的临床探索。截至目前为止已经为100余位中青年患者通过“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在OCT的指导下解除了冠脉严重狭窄,避免了支架的植入,并在手术一年后经过复查冠脉造影证实血管良好开通。减少患者后期大量服用抗凝药物引起出血等并发症的同时,极大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了正常的临床诊疗外,冠心病一科还在积极探索“介入无植入”的适应症、优化治疗流程、建立行业内影像学标准,创建“介入无植入的上、中、下游”综合治疗上做了大量工作,汇总成相关文章投稿至心血管界权威期刊。介入治疗的病人中高危冠脉病变如分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等高危冠脉病变约占所有介入病变的50%以上,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2007年成立冠心病门诊,建立了冠心病和介入治疗数据库,规范化随诊冠脉介入术后病人。2008年由国家卫生部认证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心病一科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863、973、十一五及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参加多项国际重大临床试验,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心脏病中心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研究成果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