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唐瑞琳,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沙河口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2015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6年被评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2017年荣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
30岁那年,入党刚满一年的沙河口区交通警察大队年轻帅哥唐瑞琳,成为2007年在大连召开的国际夏季达沃斯年会场外的“中国警察明星”。当时,唐瑞琳负责在进入会场的第一道安检岗位执勤。从早上7时会场开放,一直执勤到晚23时会场关闭。为了展示大连警察的风采,他始终保持良好的站姿,汗水浸透了他的警服,仍然纹丝不动。此举深深感动了一旁观察许久的国外安检人员,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中国警察,OK!”众多中外媒体记者也像追逐明星一样,嚓嚓亮起了闪光灯。从此,唐瑞琳一“站”成名。
唐瑞琳在交警岗位上21年,始终把胸前的党徽、头顶的警徽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动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唐瑞琳常说:形象是警察的荣誉,人民群众正是通过警察的形象来感悟国家的形象。因此,他始终把警察的形象举过头顶,坚持养成。2008年,五一路与西部通道岗位被定为沙河口区的交通形象岗。为了展示交警的形象,他每天在上岗执勤前五分钟先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警容警姿,按规范着装,按规定携带装备,保持警服整洁做到警帽白、腰带白、手套白、皮鞋亮。在岗上执勤时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到走姿、站姿和敬礼动作,手势动作标准规范、干净利落。每当他在岗上打出标准、干练的交通手势信号时都会引得过往群众驻足观看,为交警形象岗闯出了品牌,打出了名片。他还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个敬礼、一句你好、一个微笑、一次告知、一句提示”温情执法“五个一”形象标识,被市局全面推广。
唐瑞琳常说:执法是警察的灵魂,秉公执法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多年来,唐瑞琳恪守严格执法的警察生命线,从不用公权徇私情。在交通管理执法工作中,经常有一些交通违法行为者为了逃避处罚或是拉关系找熟人,或是用金钱物品相诱惑,他从来不为之心动。积极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在沙河口交警大队工作的五年中,由他负责处置的违法行为达5500余件次,扣留车辆360余台,没有收过一份礼,没有违过一次纪,被党员干部和群众誉为“钢铁侠”。
唐瑞琳常说:服务是警察的本份,我们必须坚持用提高执法的准确性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多年来,如何在严格执法中为群众服好务,既处罚了违法违规行为,又能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与执勤民警共同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一直是唐瑞琳努力追求和实践的目标。实践中,唐瑞琳总结确立了“在执法中融入服务,在服务中强化执法”的执法服务理念。从警以来,经他调解处理的60余起事故,全部圆满解决,无一起投诉。
唐瑞琳常说:奉献是警察的本色,偷懒当不了好交警。交警工作特别是岗勤一线民警的苦和累是众所周知的,作为交警大队主管秩序工作的副大队长,唐瑞琳时刻把对党和对人民的热爱倾注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了不断提升岗勤工作效率、优化路面通行环境,唐瑞琳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常年超负荷工作,平时根本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年平均加班时间达80天以上。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唐瑞琳更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带头拼搏、真抓实干。在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评选中,唐瑞琳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天天跑线路、日日谋勤务,每一处岗位、每一处点位、每一个路口、每一个停车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去年9月,创城临检前一周,唐瑞琳因为辛劳过度昏厥在办公室,幸好同事路过及时发现并送医就诊,当时主治大夫测量血压发现高压接近180,可他在短暂休息了片刻后又继续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去。
【先锋人语】唐瑞琳: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像交警的岗位一样,任何时候都要忠于职守,忠诚为民,无私奉献。因为,党徽、警徽永远在我心中,这是我的光荣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