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邮储银行大连分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坚守“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的三大定位,找准特色和优势,不断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多种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小网格”激活金融“大服务”。该银行着眼于“细”,发力于“实”,在精细定位,划好网格责任区、点面结合,突出服务精准化、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新质效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金融服务网格化工程,切实将普惠金融触角延伸至千村万户。截至目前,全行共有县域网点142个,占全部网点数量的52%,地区自助设备730台,县域客户超122万人,存款余额超361亿元,占全行比例超56%。此外,该行在全辖评定信用村17个,评定信用户300户,累计发放信用村贷款1760万元。
加强综合服务,提高乡村金融服务能力。农村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该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上布局多渠道战略。
从产业入手,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把宝贵经验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创新产品和优化现有要素,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主动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等模式,以产业链金融带动上下游农户发展。
从机制入手,将金融扶贫扶持政策与普惠金融扶持政策结合起来,保持政策扶持、绩效考核、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延续性,并根据乡村振兴特点优化调整,确保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前不久,邮储银行大连分行举办“乡村振兴与制度创新”专题培训,邀请曾任大连市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二级巡视员的孙春城进行授课。孙春城分别从乡村振兴路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演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关系、农村土地制度等四方面详实的介绍了“三农”领域重点政策。持续丰富从业人员农村经济发展知识储备,建立包括绩效考核、营销积分、专项信贷规模、FTP优惠、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差异化授信政策和风险容忍度等一揽子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了一支专心专注专业的三农金融服务队伍。
从服务入手,通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农户小额贷款接力扶贫小额信贷,持续给予资金支持。截至近日,邮储银行大连分行已评定信用村17个,评定信用户300户。同时,该行加大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支持,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在特色化产品方面,该行立足乡村振兴需求,先后创新“渔船贷”、“税贷通”产品,将渔船纳入抵押品范围,盘活农业领域资产,分析税务数据,丰富信用产品体系。在平台合作方面,银行发挥银邮协作优势,在2020年,分别与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邮政集团大连分公司签署四方合作协议,县域支行与属地农业农村局、邮政支公司分别对接,充分发挥“金融+寄递+分销”专业联动优势,联合走访优质农村合作社180个,超额完成电商协同小额贷款与惠农经营贷款全年计划。截至6月末,分行与大连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小额贷款结余1315万元,较年初增长87%,为全辖开拓县域农村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在农村垃圾处理与农村河水治理方面,银行先后出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垃圾处理贷款业务指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水务贷款业务指引》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构建清洁贷业务体系,规范推进银行业务发展。此外,在数字货币方面,该行拓展农业产业链应用场景达97个,并以费屯为试点地区,推进数币示范村与信用村共建模式。截至6月末,费屯村完成个人钱包办理627个,公司钱包办理6个,场景搭建33个,发放小额贷款299万元。
目前,邮储银行大连分行已初步建立了贯穿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了对重点机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的风险管控。截至二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不良率仅为0.91%,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动力。一是发挥科技赋能优势。通过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同时通过推进信用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数字化转型,打通行内行外数据资源。密切跟进政府农业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情况,积极与数据真实可靠、时效性较高的政务系统进行对接,接入农村土地、农业补贴、农村产权交易、工商税务等政务数据资源。
二是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推进涉农支行特色化发展,结合大连农产品地标,探索瓦房店地区肉鸡与蛋鸡核心企业产业链模式、金州渔船、庄河地区“两莓”、旅顺口区与金州地区樱桃种植、普兰店地区蔬菜种植、油桃与养猪、长海地区水产品加工等特色行业,立足现有“惠农经营贷”、“流水贷”、“光伏贷”、“信用村小额贷款”等一系列信用产品,陆续创新推出“樱桃贷”、“草莓贷”、“蓝莓贷”、“绿色贷”、“海参贷”、“农机贷”等特色化产品。
三是平台合作多元化。深化与农业农村局、大连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大连市供销合作联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大连市信用中心等政府平台合作,跟进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联社土地托管工作落地,借力政府平台共同构建生产、供销、金融“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探索“见贷即保”合作可行性,提升合作质效;与大连市渔保协会等全国性机制完善经济组织全面合作。
最后,做好农村垃圾末端处置与农村河水治理工作。深入研究垃圾处理项目与污水处理项目资料清,做好从业人员培训,明确操作要点与业务流程,同时梳理国内垃圾发电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五名企业名单,找准业务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