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0
分享至

后半夜出发

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报告

12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

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疾控人”

在海量的信息中

寻找被感染者的传播链

……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还原:疫情“警哨”吹响之后

自11月6日,大连市内首次出现与庄河关联的病例后,12天以来,来自国家、省、市疾控部门的流调人员们,没有一刻停下来。

11月16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周毅恒和同事正在工位上忙碌着。

办公室里电话问询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记录每一条信息,梳理着每条线索。

作为本次疫情流调组成员、市疾控中心消毒监测科科长周毅恒,向我们还原了此轮大连市内阳性感染者的流调过程。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1月6日,市内医院发热门诊上报,筛查出阳性病例。”

周毅恒说消息一传来,大家犹如火警一样,迅速行动起来。

“通过流调我们发现,这个病例和家人都去过庄河,有一个很明显的暴露史。之后,又传给了来家里维修的工人…….就此,一条清晰的传播链就完整地串联起来了。”

周毅恒介绍,根据本次德尔塔毒株传播快的特点,他们将病例检测阳性的轨迹进行层层严查,对待密接、次密接人群也做了“提级响应”,通过抽丝剥茧,流调人员很快找到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时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传染源封控在较小的范围。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周毅恒直言,传播链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母子,在市内普采十混一时发现阳性样本。与此同时,我们马上对这10人进行了排查,其中8个人的风险很低,我们就将焦点锁定在一对母子身上。在人的直观意识里,成年人活动场所会更多,所以暴露感染的几率更大。”

随后流调队员联合公安立即对其展开面对面流调,一点点排查出前14天的行程轨迹。但令人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妈妈的单采核酸检测竟然是阴性。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真是一个‘烧脑’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传播链。这时她的孩子出现在我们视野里,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有时跟妈妈一起居住,就有同一个暴露环境。通过轨迹摸排、点位对比,最后这个传播链才串上。”

终于破案了!当传播链条扣上最后一环的时候,他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下。

“不能等10个人单采结果后再做排查,我们必须分秒必争!我们的目的就是摸清病例行动轨迹,捋清病毒传播链条,早一分钟排查清楚,就能早一点遏制病毒传播的脚步,少一个被感染。”

周毅恒厚厚的口罩遮不住他的倦容,但眼睛里却依然泛着光亮。

24小时连轴!这群“疾控人”有多拼!

疫情发生后,大连市疾控中心已先后派出40余人赶赴庄河,另有100余人进行庄河市以外地区的流调溯源工作。

“不论是普采,还是重点人群筛查,都是白天采样,所以等到出结果时往往都是半夜了。”

流调队员、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韩一楠说,凌晨接到通知,就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流调。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整个流调大概需要3个小时,从病例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每一个活动细节,我们都要刨根问底给抠出来。多问一个问题,可能就少一个人感染。”

韩一楠说,结束调查回来就已经是后半夜了,再加上写报告、审报告,一般都是通宵到早上。

从11月6日以来,工作人员都很少回家,面对大量的流调信息,大家通宵达旦,困了就在值班室或者工位上眯一会儿,但也睡不了几个安稳觉儿,因为随时会有电话进来,随时有可能被召唤。

除了流调溯源,市疾控中心还启动了检验组、消杀组、信息组等24小时运行。

  • 信息组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尽快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反馈数据信息,上传数据,提供决策依据;
  • 检验人员24小时不停机开展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出具复核结果;
  • 消杀队员闻令而动,前往重点场所开展消杀工作,确保重点场所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韩一楠表示,相比在市内开展工作的疾控人员,守在庄河的同事更累更难。

“他们那边比我们更辛苦,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流调,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要回来,大家都在一线抢时间,把人和场所迅速封控住,不让疫情进一步扩散。”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除了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还有一群来自公安和工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坚守在流调溯源的一线。

“从去年‘7.22’疫情开始,大连就一直采用‘三公(工)叠加’的工作机制,每次流调都会有公安人员参与其中,通过大数据手段,点、线、面同步进行排查。”

韩一楠说,一份轨迹通报,一根流调线条,向公众勾勒着疫情形势的走向,在详实的轨迹信息背后,是三公(工)—公卫、公安、工信部门高度密切配合的结果。

流调人承担了纷繁复杂的防控工作
他们家有无人照顾的孩子
有的有卧床不起的老人
但没有一个人找理由下“火线”
每个人都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岗位
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
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是疫情中最惹眼的一股“暖色”
温暖着这座城市的冬天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开眼界,大跌眼镜——俄罗斯将向肯尼亚捐赠 30000 吨粪便

大开眼界,大跌眼镜——俄罗斯将向肯尼亚捐赠 30000 吨粪便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5-30 12:18:08
国足六月国际友谊赛开球时间确定

国足六月国际友谊赛开球时间确定

环球网资讯
2023-05-30 16:28:23
iphone 15定价曝光,你愿意出钱吗?

iphone 15定价曝光,你愿意出钱吗?

张哥侃数码
2023-05-29 16:23:12
45-50岁员工辞退规定

45-50岁员工辞退规定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5-30 18:07:21
详解巴特勒真超巨:季后赛四项数据上涨 单核带队冲黑八夺冠神话

详解巴特勒真超巨:季后赛四项数据上涨 单核带队冲黑八夺冠神话

厝边人侃体育
2023-05-30 12:15:27
日本没孩子了!小学因为没新生无限期停课!但日本却是中国的镜子

日本没孩子了!小学因为没新生无限期停课!但日本却是中国的镜子

黄小热点事
2023-05-30 19:21:04
可稳住选情?县市长满意度调查出炉:侯友宜连续四年获评“五星市长”

可稳住选情?县市长满意度调查出炉:侯友宜连续四年获评“五星市长”

海峡导报社
2023-05-30 10:54:09
圈子8:加代给杰哥撑面子,李满林赶到

圈子8:加代给杰哥撑面子,李满林赶到

金昔说故事
2023-05-30 20:51:03
“砍杀柯基”大反转?两个当事人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社会风气

“砍杀柯基”大反转?两个当事人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社会风气

顾礼先生
2023-05-30 16:20:10
谢楠退出吴京公司,男方最长一年半不回家,网友担心:早晚要出事

谢楠退出吴京公司,男方最长一年半不回家,网友担心:早晚要出事

呆萌可爱的娱乐剧
2023-05-30 14:04:26
芭莎派对红毯来了!热巴秀事业线,赵丽颖眼纹明显,杨紫妆容翻车

芭莎派对红毯来了!热巴秀事业线,赵丽颖眼纹明显,杨紫妆容翻车

萌神木木
2023-05-30 19:37:04
丁宁:疯狂敛财700亿,一个月花费30多亿,如今一辈子只能吃牢饭

丁宁:疯狂敛财700亿,一个月花费30多亿,如今一辈子只能吃牢饭

南巷暖栀
2023-05-29 22:45:26
3000吨大国重器高达20层楼,为防技术外泄永不出售,到底有多牛?

3000吨大国重器高达20层楼,为防技术外泄永不出售,到底有多牛?

星球课堂
2023-05-26 16:56:34
毛泽东人生中最晦暗的8年:被打压,夺兵权,遭批判,受处分

毛泽东人生中最晦暗的8年:被打压,夺兵权,遭批判,受处分

梁山微木说历史
2023-05-30 13:47:24
“愿检尽检”重现青岛!工作人员:核酸是单人单管,免费做

“愿检尽检”重现青岛!工作人员:核酸是单人单管,免费做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5-30 19:36:11
美最高将领离职前,给了泽连斯基一句忠告:美国没有“魔法武器”

美最高将领离职前,给了泽连斯基一句忠告:美国没有“魔法武器”

一点儿军事
2023-05-30 13:28:57
ChatGPT评出中国最好吃的十碗面,排名有先后!

ChatGPT评出中国最好吃的十碗面,排名有先后!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3-05-25 17:20:27
“死了也要爱”!美女护士,出轨院长,被丈夫发现后,和情夫跳崖殉情

“死了也要爱”!美女护士,出轨院长,被丈夫发现后,和情夫跳崖殉情

医客
2023-05-30 12:07:58
这些信息预示了什么?台海真的要开战了?

这些信息预示了什么?台海真的要开战了?

阿哥说军事
2023-05-29 22:58:31
马来西亚海事部门称在中国船只上发现来自二战的炮弹,外交部回应

马来西亚海事部门称在中国船只上发现来自二战的炮弹,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3-05-30 15:35:22
2023-05-30 21:56:49

头条要闻

鱼主回应"冠军龙鱼"卖出108万天价:没卖 有鱼卖88万

头条要闻

鱼主回应"冠军龙鱼"卖出108万天价:没卖 有鱼卖88万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差1票成落选秀MVP!属于圣马丁的奇迹

娱乐要闻

阿娇前夫在高档餐厅庆生 娇妻颜值高

科技要闻

秦刚会见马斯克!马斯克:特斯拉反对"脱钩断链"

汽车要闻

海豹确实够快 而且快还不影响舒适度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时尚
数码
房产

教育要闻

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分数级差?你整明白了吗?

手机要闻

WWDC23 Swift挑战赛获奖中国学生分享与编程的故事

节目刚播一期就退出 她是耍大牌吗?

数码要闻

WWDC23 Swift挑战赛获奖中国学生分享与编程的故事

房产要闻

昌平南邵「梧桐山语」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