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0
分享至

后半夜出发

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报告

12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

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疾控人”

在海量的信息中

寻找被感染者的传播链

……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还原:疫情“警哨”吹响之后

自11月6日,大连市内首次出现与庄河关联的病例后,12天以来,来自国家、省、市疾控部门的流调人员们,没有一刻停下来。

11月16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周毅恒和同事正在工位上忙碌着。

办公室里电话问询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记录每一条信息,梳理着每条线索。

作为本次疫情流调组成员、市疾控中心消毒监测科科长周毅恒,向我们还原了此轮大连市内阳性感染者的流调过程。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1月6日,市内医院发热门诊上报,筛查出阳性病例。”

周毅恒说消息一传来,大家犹如火警一样,迅速行动起来。

“通过流调我们发现,这个病例和家人都去过庄河,有一个很明显的暴露史。之后,又传给了来家里维修的工人…….就此,一条清晰的传播链就完整地串联起来了。”

周毅恒介绍,根据本次德尔塔毒株传播快的特点,他们将病例检测阳性的轨迹进行层层严查,对待密接、次密接人群也做了“提级响应”,通过抽丝剥茧,流调人员很快找到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时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传染源封控在较小的范围。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周毅恒直言,传播链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母子,在市内普采十混一时发现阳性样本。与此同时,我们马上对这10人进行了排查,其中8个人的风险很低,我们就将焦点锁定在一对母子身上。在人的直观意识里,成年人活动场所会更多,所以暴露感染的几率更大。”

随后流调队员联合公安立即对其展开面对面流调,一点点排查出前14天的行程轨迹。但令人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妈妈的单采核酸检测竟然是阴性。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真是一个‘烧脑’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传播链。这时她的孩子出现在我们视野里,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有时跟妈妈一起居住,就有同一个暴露环境。通过轨迹摸排、点位对比,最后这个传播链才串上。”

终于破案了!当传播链条扣上最后一环的时候,他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下。

“不能等10个人单采结果后再做排查,我们必须分秒必争!我们的目的就是摸清病例行动轨迹,捋清病毒传播链条,早一分钟排查清楚,就能早一点遏制病毒传播的脚步,少一个被感染。”

周毅恒厚厚的口罩遮不住他的倦容,但眼睛里却依然泛着光亮。

24小时连轴!这群“疾控人”有多拼!

疫情发生后,大连市疾控中心已先后派出40余人赶赴庄河,另有100余人进行庄河市以外地区的流调溯源工作。

“不论是普采,还是重点人群筛查,都是白天采样,所以等到出结果时往往都是半夜了。”

流调队员、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韩一楠说,凌晨接到通知,就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流调。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整个流调大概需要3个小时,从病例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每一个活动细节,我们都要刨根问底给抠出来。多问一个问题,可能就少一个人感染。”

韩一楠说,结束调查回来就已经是后半夜了,再加上写报告、审报告,一般都是通宵到早上。

从11月6日以来,工作人员都很少回家,面对大量的流调信息,大家通宵达旦,困了就在值班室或者工位上眯一会儿,但也睡不了几个安稳觉儿,因为随时会有电话进来,随时有可能被召唤。

除了流调溯源,市疾控中心还启动了检验组、消杀组、信息组等24小时运行。

  • 信息组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尽快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反馈数据信息,上传数据,提供决策依据;
  • 检验人员24小时不停机开展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出具复核结果;
  • 消杀队员闻令而动,前往重点场所开展消杀工作,确保重点场所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韩一楠表示,相比在市内开展工作的疾控人员,守在庄河的同事更累更难。

“他们那边比我们更辛苦,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流调,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要回来,大家都在一线抢时间,把人和场所迅速封控住,不让疫情进一步扩散。”

大连市内首个感染者,怎样被找到的?

除了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还有一群来自公安和工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坚守在流调溯源的一线。

“从去年‘7.22’疫情开始,大连就一直采用‘三公(工)叠加’的工作机制,每次流调都会有公安人员参与其中,通过大数据手段,点、线、面同步进行排查。”

韩一楠说,一份轨迹通报,一根流调线条,向公众勾勒着疫情形势的走向,在详实的轨迹信息背后,是三公(工)—公卫、公安、工信部门高度密切配合的结果。

流调人承担了纷繁复杂的防控工作
他们家有无人照顾的孩子
有的有卧床不起的老人
但没有一个人找理由下“火线”
每个人都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岗位
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
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是疫情中最惹眼的一股“暖色”
温暖着这座城市的冬天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1 12:14:07
曝周海媚去世!病因曝光,辟谣患红斑狼疮,前夫吕良伟疑发文怀念

曝周海媚去世!病因曝光,辟谣患红斑狼疮,前夫吕良伟疑发文怀念

风云观察者
2023-12-12 00:27:40
裁判争议判罚引热议:47秒2+1还送T周琦犯规漏吹 张庆鹏表情扭曲

裁判争议判罚引热议:47秒2+1还送T周琦犯规漏吹 张庆鹏表情扭曲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12-11 21:56:16
网上再次传出毛岸英烈士牺牲原因的谣言,造谣已成社会危害之一

网上再次传出毛岸英烈士牺牲原因的谣言,造谣已成社会危害之一

议史纪
2023-12-10 13:35:03
解密金正男遇刺:曾是金正恩最怕的对手 4秒被毒杀 嫌犯完美脱罪

解密金正男遇刺:曾是金正恩最怕的对手 4秒被毒杀 嫌犯完美脱罪

米米大肉
2023-12-10 13:23:47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2-11 22:23:11
周海媚仍旧在医院抢救,已经度过危险期,田启文通知其家属

周海媚仍旧在医院抢救,已经度过危险期,田启文通知其家属

素素娱乐
2023-12-11 23:50:24
24年春运或将创下最冷清纪录!制造业向越南等转移,务工人员下降

24年春运或将创下最冷清纪录!制造业向越南等转移,务工人员下降

杂谈哥闲谈
2023-12-11 22:53:56
90年,俄在海兰泡大屠杀,中国人尸骸漂满黑龙江,还篡改历史真相

90年,俄在海兰泡大屠杀,中国人尸骸漂满黑龙江,还篡改历史真相

壹説历史
2023-12-10 12:30:03
专家预言:到 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四到五倍!真的假的?

专家预言:到 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四到五倍!真的假的?

人物娱记
2023-12-11 16:16:34
英菲尼迪堆积如山,库存时间超2年,车商:降了15万,还是没人要

英菲尼迪堆积如山,库存时间超2年,车商:降了15万,还是没人要

商业拆解官
2023-12-11 12:19:52
被曝去世后,周海媚宠物账号更新!放悲伤音乐,不回应网友!

被曝去世后,周海媚宠物账号更新!放悲伤音乐,不回应网友!

缘木不求娱
2023-12-11 22:21:25
12月12日起!香港无需办理入境手续!通关再简化!

12月12日起!香港无需办理入境手续!通关再简化!

吴哥故事集
2023-12-11 21:56:05
57岁周海媚被曝去世!五天前刚过完生日,因患有红斑狼疮身体欠佳

57岁周海媚被曝去世!五天前刚过完生日,因患有红斑狼疮身体欠佳

萌神木木
2023-12-11 20:04:54
网传某幼儿园群发布通知:升小学采用积分择优录取,家长可多献血拿积分

网传某幼儿园群发布通知:升小学采用积分择优录取,家长可多献血拿积分

小萝卜丝
2023-12-11 22:00:36
脱北者曝张成泽惨死内幕:嫪毐式人物,睡金家3女人,染指护卫局

脱北者曝张成泽惨死内幕:嫪毐式人物,睡金家3女人,染指护卫局

古今档案
2023-12-08 10:54:41
外交部:欧盟声明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欧盟声明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财联社
2023-12-11 15:53:14
华谊兄弟北京影业公司拟注销

华谊兄弟北京影业公司拟注销

界面新闻
2023-12-11 16:54:01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女方连续数月秀婚戒,陈晓冷淡拒戴婚戒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女方连续数月秀婚戒,陈晓冷淡拒戴婚戒

萌神木木
2023-12-11 17:50:24
徐若瑄李云峰官宣离婚,感谢9年的付出,曾为生子保胎打300针

徐若瑄李云峰官宣离婚,感谢9年的付出,曾为生子保胎打300针

不八卦会死星人
2023-12-10 23:50:12
2023-12-12 02:34:44

头条要闻

分尸华人妻子和岳父母嫌疑人露面 更多细节披露

头条要闻

分尸华人妻子和岳父母嫌疑人露面 更多细节披露

财经要闻

十问民营经济

体育要闻

湖人官方:球队已经从发展联盟召回次轮秀刘易斯

娱乐要闻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 小细节被扒出

科技要闻

长城问界吉利公开"群怼"懂车帝 发生了什么?

汽车要闻

标配空悬+后轮转向 异类MPV小鹏X9行不行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亲子
健康
艺术

数码要闻

TCL空调发布小蓝翼P7系列新品

手机要闻

iPhone降价后就销量霸榜,苹果问题出在哪了?

亲子要闻

孩子“肺都白了”还舍不得请假,“鸡娃”也要有分寸

腿脚冰凉,可能是血管“堵了”

艺术要闻

似孩子般酣然,可触、可感、可知、可思《无限城市》儿童艺术节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