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这有效解决了远洋船吃菜难的问题,以后船员海上长时间作业也可以吃上新鲜蔬菜。”日前,能种植生产各种新鲜蔬菜的智能微生态农业柜落户海目船舶海洋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北调996”船,让远洋船员们纷纷点赞。
记者在现场看到,“北调996”船舱内,一台智能农业柜亮着灯光,鲜嫩的红平菇和辣椒已经成熟,等待船员们采摘。据船长介绍,此前收获的生菜和上海青已经端上餐桌,种植柜让海上船员吃到新鲜蔬菜这件事变得简单便捷,同时能耗极低,日用电仅1.5度。船员们只需使用扫码枪扫描选择种植种类,农业柜即可自动播种,配以专业调配的营养液培育,在微生态系统下全程实现智能种植。作物生长成熟后,船员打开柜门就能收获新鲜蔬菜。
据大连碳凌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昊男介绍,智慧农业为极端环境和运输困难导致的特种场景菜品供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大连碳凌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微生态农业柜系统,通过高性能传感器监测箱体内部环境,物联网智慧实时传输柜体内植物生长状态并进行相关决策,配合硬件系统对柜体内部环境指标进行调节;在算法指导下,可在低能耗条件下实现全自动种植;相比传统农业,节省95%用水量并减少90.42%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有效解决远洋船、边疆地区等特种场景食用新鲜蔬菜的难题,还以零碳方式支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
“智能微生态农业柜的出现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据张昊男介绍,除特种场景蔬菜种植外,智能农业柜还助力中药材种植,解决名贵药材病虫害泛滥和种植要求严苛的难题。此前,智能农业柜引入外地一农业开发公司,协助多品类名贵中草药培育工作,实现中草药种植量产。“智能农业柜的理念是人人能上手,处处可安放。”张昊男告诉记者,智能农业柜还可引入社区和学校劳动课堂,解决居民购菜“最后一公里”难题,推行中小学劳动探索实践,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有疫情期间协助配送社区蔬菜的经历,张昊男敏锐地发现传统农业受限的难题。受国家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的他带领学生创业团队研发智能微生态农业柜,成立大连碳凌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农业柜的落地与推广,致力于打破时空限制,助力特种场景的蔬菜种植。为进一步解决特种场景的吃菜难题,下一步,大连碳凌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加快推进智能农业柜在极地站、沙漠、边哨等场景的布局应用,让农业科技保障特种场景发展。(来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